肝癌诊断方法
Diagnostic Methods Of Liver Cancer
目前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甲胎蛋白(AFP)检测和B超超声波检测、CT、肝动脉造影、PET-CT等,也包括DNA、DNA甲基化、miRNA、蛋白质等分子标志物检测。
甲胎蛋白作为广泛使用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,大于400ug/L或含量不断上升。比较有确定的诊断意义。小肝癌病人中有40%左右甲胎蛋白含量为正常水平。如急慢性肝炎、重症肝炎恢复期、肝硬化、先天性胆管闭塞,也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,所以以甲胎蛋白为指标会造成大量小肝癌的漏诊,而且非恶性疾病。由于存在较多的假阳性结果。因此甲胎蛋白无法用于准确的早期诊断以及大样本筛查工作,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。
影像学方法包括B超、CT、肝动脉造影、PET-CT等、是诊断小肝癌的重要手段,但是其各自也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B超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,且肝右叶膈面及肝门部的病变容易漏诊。用CT可检出直径1.0cm左右的微小癌灶,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,CT不易发现,肝癌呈弥漫性时。
肝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伤性检查、有发生出血、栓塞等并发症危险。PET-CT(计算机体层显像)将PET和CT有机结合在一起、可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,但价格昂贵,多次检测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性,辐射大,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,而且PET-CT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。影像学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主观经验和分辨的限制、且难以分辨良性病变与肝癌,也会影响诊断结果。
更重要的是。常规影像学检查需要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,需要有经验的医生,且受限于影像学仪器的较低通量。在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,影像学手段不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工作。因此,研究肝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有很大的应用价值。
肝癌的治疗
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
我国肝癌患者有其鲜明的特点、多具有肝炎和肝硬化背景。其中大约80%的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(HBV)慢性感染有关、这与肿瘤的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密切相关。
目前、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案有手术切除、靶向药物、肝移植、放射治疗及化疗等。其中、术后5年生存率也提高到30%~40%,肝癌的外科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。但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相比,肝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,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与转移。要解决此类问题,临床攻关方向上主要从早期诊断方面着手。
1.Bray F, Ferlay J, Soerjomataram I, et al.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: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
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. CA Cancer J Clin 2018;68:394-424.
2.Su YH, Kim AK, Jain S. Liquid biops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. Transl Res 2018;201:84-97.